少年儿童被狗咬伤

   狂犬病,又称“恐水病”,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,犬类是主要的传染源,其它一些动物中,如:猫,蝙蝠,狐狸,狼等也是传染源。

  这种疾病通过动物或人类与患病动物唾液的密切接触(即被患病动物咬伤、抓伤、舌舔,致使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身体)而传播。

  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,死亡率几乎100%。

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以及空巢家庭越来越多,宠物的豢养数目急剧增加,造成犬伤人数增加。

  中国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大约在1000人左右,被各种动物咬伤者达到500万人以上,其中大部分集中于湖南,江西,广西,广东等省份,并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。

  感染狂犬病毒后并不马上发病,狂犬病毒和神经末梢特异性结合后,需要一段时间(潜伏期)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,再由中枢神经系统扩散至唾液腺等目标器官,此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。

  首先表现出一些非特异的前驱症状,随后进入急性期,多表现为兴奋型或麻痹型。

  兴奋型表现为烦躁,恐水,怕风,吞咽困难等。

  其中恐水为狂犬病特有症状:患者即使是听到有关“水”的概念,也会触发咽肌痉挛;怕风也是狂犬病特有症状:有经验的医生在病人身后拂动扇风,可以导致患者咽肌痉挛。

  麻痹型通常在兴奋型的后期出现,嗜睡与瘫痪是主要的临床特征。

  无论是狂怒狂犬病还是无声狂犬病,其最终的发展都是进一步的麻痹进而昏迷和死亡。

  通常的死因是呼吸衰竭。

  在无加强保健的情况下,死亡常发生在疾病发生的第一周。

  夏季,人们衣着较少,户外活动多,一定要注意狂犬病的预防,尤其是少年儿童狂犬病的预防,儿童狂犬病有其特点:

  首先是发病率高,14岁以下儿童占发病率的60%以上。

  主要是由于儿童与宠物的主动接触机会多。

  其次儿童狂犬病致残率高于成人,由于儿童个子矮,当狂犬迎面扑来时,极易咬伤头面部、颈部及上肢。

  如咬伤眼部可致盲,咬掉鼻子、耳朵者可毁容,也有咬掉手指者,咬掉阴茎及睾丸者。

  第三儿童狂犬病病情凶险,由于儿童被咬的这些部位距中枢神经系统近,伤口处置也有一定难度,血液循环极其丰富,潜伏期短,病情险恶。

  第四在儿童狂犬病病例中,往往暴露后免疫被延误,还有一些孩子虽未被咬伤,但被抓伤、舔伤后,未及时告诉家长,未能得到及时处置,未注射狂犬疫苗,造成发病。

  目前,对狂犬病还没有确实有效的手段,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的治疗方法。

  因此,如果孩子被狗咬伤,一定要立即到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。

  在被咬伤的第一时间,要进行急救措施:用流水冲洗伤口,或者用肥皂、清洁剂冲洗后再用普通水清洗伤口,然后用酒精和碘酒消毒。

  按照分类原则,对Ⅱ类和Ⅲ类伤口病人,要尽可能快地接种抗狂犬病疫苗。

  对所有Ⅲ类伤口病人和有免疫抑制的Ⅱ类伤口病人,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,伤口要延迟缝合。

  但如果需要,免疫球蛋白必须首先使用。

  同时,抗破伤风治疗、抗生素和其它抗感染治疗也要进行。

—— 快捷导航 ——
—— 推荐文章 ——

咸宁健康 Copyright © 2022, All Rights Reserved

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